蕲春学校培养学生体育(蕲春县檀林镇中心学校:扬山区特色 挖“双减”内涵)
檀林中心学校校长李向阳指导学生制作
全镇教师三字一画才艺展示、课后服务活动展示、教师作业设计展评……2021年12月20日,蕲春县檀林镇举行第二届师生综合素质大赛暨“双减”成果展评。这是2021年檀林镇各校素质教育成果的全方位展示,也是全镇学校“双减”成效的一次综合评估。
蕲春县檀林镇地处蕲北山区,是典型的边陲小镇。“双减”背景下,如何坚持“五育”并举,扬山区特色,挖“双减”内涵?檀林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向阳一直在思考。
“只有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轻了,教育生态好了,学生就会从‘眼里只有分数’的蛙井里,跳到‘鲲鹏展翅’的天空中,在德智体美劳共融的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李向阳找到了答案。
于是,在山区校园里,掀起了一场“双减变革”——成立多彩社团,增强课后服务水平;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新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掀起教研热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健全评价机制,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从“小切口”上做文章、下功夫,发挥山区特色,檀林镇打出一套“组合拳”,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校园呈现勃勃生机——社团活动“火”起来了,作业趣味“浓”起来了,课间活动“嗨”起来了,学科教研“热”起来了,综合评价“活”起来了,学生脸上的笑容“多”起来了……
A、社团活动“火”起来了
詹大悲中学课桌舞
詹大悲中学艺术周
蕲春檀林镇中心学校推行“1 x 1”的课后服务模式(即:“1”是作业答疑,“x”是社团活动,“1”是每校一特色),各校学生根据喜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檀林镇第二中心小学打造了极富乡土气息的劳动实践社团;田桥小学形成了以二胡、电子琴、腰鼓等为主的器乐社团;刘曹小学构建了黄梅戏、国学诵读为主的经典教育社团……社团活动“火”起来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了,个性特长靓起来了。
2021年12月9日,蕲春县电视台记者走进檀林镇中心小学。此时正是课后服务时间,学校10多个社团热火朝天,1000余名学生激情飞扬。足球少年脚下生风,挥洒汗水和豪情;腰鼓队员把快乐别在腰上,鼓槌甩出优美弧线;一二年级小朋友正在用耐力和技巧比拼花样拍球、跳绳;管乐队员们轻挪巧手,一曲曲动听的旋律从唢呐、号子中婉转飘出……
B、作业趣味“浓”起来了
檀林镇小管弦乐
檀林镇小戏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檀林镇中心学校加强手机、作业、睡眠、体质、读物等“五项管理”,督促全镇教师控制作业时间,优化作业设计,创新作业形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设计趣味作业,巧妙地把知识技能训练、创新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怕做、不愿做作业转变为保质保量做、乐意做作业。
檀林镇英语中心教研组开展作业设计网络研讨,推出“基础作业 实践作业 选作作业”的作业模式,老师们在作业设计上突出考虑趣味性、实践性,减少书面作业,注重口语交际,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巧妙结合起来,让知识掌握得更牢,提高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好基础。
在“敬老节”前一周,檀林镇青联希望小学开展了“爱心作业周”活动,倡议全校师生为长辈或孤寡老人解决一个困难,做一件小实事,传承中国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檀林镇中心小学教师刘迎燕开展“班级故事王”评比,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檀林镇第二中心小学宋涛老师为了指导学生写好《我学会了……》的作文,带学生去食堂包饺子、搓汤圆,学生经历亲身实践,终于写出了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更有意思的是,檀林中学物理教师朱勇在教学“水的三态变化”时,作业是学唱歌曲《云在飞》,学生一边哼着“水在地上流,云在天上飞;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学生占伟林觉得这样的作业真有意思,让抽象的知识简易化了,“乏味”的物理课变得有艺术韵味了。
C、课间活动“嗨”起来了
檀林二小搓汤圆
檀林二小户外实践
武术操、拔河赛、课桌舞、葫芦丝,众多项目汇聚校园,詹大悲中学的课间活动乐翻天——七(2)班教室传来一阵节奏分明的“哒哒”声,那是孙银玉老师为了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带领学生跳起了课桌舞。轻快的旋律中,学生转转脖子扭扭腰,拍拍双手跺跺脚,舒活舒活胫骨。短短几分钟,僵硬的脖子松快了,疲劳的双眼调节了,学习的压力释放了。
孙银玉说:“课桌舞不受场地限制,不受时间限制,说跳就跳,说停就停,是课间锻炼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师生自己编排的课桌舞,这是我校大课间的特色。”
青草坪小学、楼花小学、界岭小学等校的学生心灵手巧,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就地取材制作风筝、铁环、鸡毛毽子等富有童趣和乡土气息的“老”玩具,学生玩得不亦乐乎,也勾起了老师童年的记忆,积极参与其中与生同乐。
正如李向阳所说,学校创新课间活动,学生释放了压力,健康了身心,陶冶了情操,能让学生受益一辈子。
D、学科教研“热”起来了
田桥小学电子琴
檀林镇小花样拍球
檀林镇中心学校积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先后开展了教师三字一画、演讲、说课、现场教学设计等比赛活动。
2021年10月22日至11月30日,组织全镇数学、英语、体育三个学科的教师分学段开展“现场撰写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暨课堂教学展评活动”。
“这次活动具有挑战性,但是每经历一次挑战就有一次提高,我在教研活动中理念新了,方法多了,教起来轻松了,学生的成绩也上去了,今后我还要不断历练和提升自己!”教师吴小玉老师感受颇深。
檀林镇中心小学、楼花小学积极开展课题研究。2021年11月9日,田文华、吴小玉老师参加“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展示活动”,优质课、评课均获黄冈市市级一等奖;田桥小学李儒有老师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获蕲春县一等奖;檀林镇中心小学田丽老师参加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获蕲春县一等奖;12月9日,檀林中学在蕲春县中学生足球比赛中获第三名……
檀林镇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专业培训和“内涵丰富”的教研活动,帮助全镇教师开拓了视野,充实了知识储备,提高了教学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升给予有力的支撑,确保全镇学生在课堂上“吃”得饱,学得好,也让学生和家长从中尝到“甜头”。
E、综合评价“活”起来了
檀林二小 劳动教育
檀林中学经典诵读
檀林镇中心学校制定了《檀林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评价内容涵盖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将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全镇学校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促进全镇学生全面发展、幸福成长。
詹大悲中学九(2)班学生田思柳“家务好帮手”比赛中,获得“家务小能手”称号,脸上笑开了花,爱劳动的种子也在她们心中萌芽。
现在,放假回家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少了,家里也更整洁了!田思柳的妈妈专门打电话给校长表示感谢:“学校从多方面鼓励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更懂事了,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我们督促学校不止步于做好课后服务,而是坚持‘五育并举’理念,深挖‘双减’内涵,让学生在各类课后服务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李向阳说。
鄂东晚报通讯员 田院球 陈建锋